起手式:把绳子一头压在粽子腰部,留出15cm尾巴。记住要压在粽叶重叠处,这是防滑的关键!
第一转:绕到背面时用力拉紧,这时候粽子会"嗯~"地叫一声(别怕,这是糯米在表达爱意)
第二转:转到侧面时用大拇指把绳子往下按,就像给粽子系安全带
第三转:回到起点和留的尾巴打结,李阿婆教的**"兔子耳朵结"**最牢靠——把绳子两头像兔耳朵一样翘起来,交叉绕一圈,从洞里拉出来
实测效果:上周同学聚会,我包的粽子在沸水里翻滚两小时依然坚挺,而用老方法系的早就"衣衫不整"了...
三、不同粽型的"捆绑秘籍"
三角粽:在三个角各系一道,像给粽子戴皇冠。去年偷懒只系了两道,结果煮出来变成了"开口笑"
四角粽:十字捆法最稳妥,但要先在中间绕两圈固定。我妈说这叫"先定情再结婚"
长条粽:每隔3厘米系一道,像给粽子穿条纹睡衣。切记不能系太紧,不然煮好会变成"藕断丝连"状
四、系绳时的三大禁忌
打死结:煮的时候糯米膨胀,需要给绳子留点"呼吸空间"。前年我系的死结,结果粽子在锅里"自爆"了...
绳子太短:至少留出20cm,不然煮完后根本解不开。别问我为什么知道,去年那把剪刀现在还粘着糯米...
边角不包严实就系:就像没穿好衣服就系腰带,肯定会走光!正确做法是先把粽叶折服帖再上手捆
五、绳子里的温情记忆
记得小时候总蹲在奶奶腿边捡她剪下来的绳头,编成小手链戴着#图文打卡计划#包粽子。现在才明白,系得紧不紧从来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愿不愿意为家人多绕那三圈。今年教女儿系绳子时,她认真打结的样子,恍惚间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。
所以啊,别嫌系绳子麻烦,当解开粽子看到完美造型时,你就会懂这三转的奥妙。你家的粽子用什么绝招系紧?快来评论区晒晒你的独家手法吧~
关注旺旺美食XJ,下期揭秘"粽叶怎么选不烂"的千年秘诀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